白癜风形象大使 http://m.39.net/disease/a_6205157.html 《天气之子》上映第一天,本盒就跑到电影院贡献票房,同时也是冲着新海诚动画标配去的:清新细腻的视觉画面+掐点恰好又贴切的配乐+青春荷尔蒙爆发的笑料+简单却每每赚人热泪的故事。总之日本电影在国内影院出现后,新海诚作品本盒就都在电影院看了。 果不其然,看《天气之子》的时候,总有穿越回去《你的名字》的感觉,最强烈就是男女主跨时空牵手的场景,还有天空那种相似的迷人色调。不过这些“套路”不妨碍本盒默默落泪,特别是女主阳菜在直升机坪为烟花大会祈祷的情节,整个放晴的天空和bgm一起扑面而来,完全让半盒觉得人生充满希望! 《天气之子》来自日本古老的晴女传说,离家出走的男主帆高,独自一人来到东京,找不到工作越来越拮据的他,找到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须贺,并开始在须贺的出版工作室打杂,他们做的选题恰好就是“晴女”。采访过程中,帆高无意间知道了女主阳菜就是他们找的“晴女”,拥有改变天气,让雨天放晴的奇妙能力。 帆高异想天开地将人们“祈求晴天”的心情,变成一项有偿服务,和阳菜以及她弟弟(凪)四处为人送温暖,阳菜创造的明媚世界当然也温暖了帆高。可惜“晴女”是献身者,为了让天空听到人们的祈愿,最终结果是自身从人间消失。阳菜消失后,帆高不惜从警察局逃走,几经曲折来到连接天空的神社拯救阳菜。 为什么是从警察局逃走?因为新海诚给了男主一把手枪,这让本盒有点意外,毕竟在新海诚的故事里,十六岁的少年感觉还是赤手空拳或者有超能力比较合适一点。 这把枪的出现,让帆高两次成功保护阳菜,但电影也明显刻画了帆高每次拿枪时手是颤抖的,他是迫不得已才举起枪,特别是第二次须贺要带他去自首的时候,面对警察围捕的时候,举起的枪是即使弱小也要保护爱人的坚决和勇气。在外人看来,帆高的行为很疯狂,甚至包括须贺,他们都不理解也不愿去理解和自己无关的情感,这是现实。而想保护一个人的时候,发现自己弱小得不值一提,这也是现实。很多人为男主的奋不顾身感动,因为我们真的很难做得到。 电影里的爱情观,在现实中往往也是创造出最深羁绊的一种。帆高有段独白,他说人会仅仅因为天气放晴就变得开心,充满精神。他是从悬崖追着光来的,阳菜给世界的晴天照亮了他的内心,这是阳菜不可替代的原因,她是让他对未来感到期待的人。而阳菜,哪怕身体一点点发生异变,她还是感谢帆高让自己成为“晴女”,他是让她找到自身存在意义的人。只是唯美浪漫的画面,青涩懵懂的年龄,可能会让人难以察觉,这始终是拥有成熟爱情观的成人写下的故事。 像须贺,夏美说他跟帆高很像,除了都是离家出走,来到东京遇见最爱的人,对别人的事不能置之不理,最重要的可能是为故事伏笔——他们都要经历失去爱人的磨难。当警察来找须贺的时候,为什么他哭了?警察告诉他,帆高有一定要见的人,而对须贺来说,这个人是他去世的妻子。须贺在大楼企图让帆高冷静下来自首,这种感觉就像他逼迫自己隐藏痛苦和挂念,成为一个冷静的成人一样。须贺也一度觉得帆高拿枪是疯狂的,但这种疯狂其实也在他心里,当他扑向警察那刻,对妻子的疯狂思念才得到释放。像一个成人的做法,须贺本来选择了世界,他觉得可以放任阳菜牺牲,应该保护还有可能的帆高,但是他始终没有做到。作为一个成人还是作为一个人去选择,这种挣扎和思考不仅仅在帆高身上。 关于爱情和人性之余,新海诚也在电影里传达了一些自己对气候变化的思考。老实说,本盒期待故事更加专注讲讲气候变化的现实。永远没有晴天的东京,寒冷飞雪的夏天,这些天气错乱、气候异常的设定充满灾难片的意味。在须贺和女儿的部分,那位奶奶轻描淡写地展现了这种绝望,孩子们不能在外面玩耍,旅游见不到阳光沐浴的城市,哪怕人们总是寻找积极方式面对,或者依然埋头不理,但一些美好已经注定遗失。 直至帆高选择所爱的人,让世界剩下雨水,低洼地带被浸没,东京变成海洋,无数人的生活痕迹被淹盖,幸福的生活只能回忆,当初他们委托人之一的老奶奶也在这种情形下和帆高再次相见。 老奶奶说,很久以前东京就是一片港湾,人和天气改变了它,使它成为城市,现在不过变回原样。这番话瞬间剥除了帆高的罪恶感,“无论选择世界还是选择爱人,都没有对错”,结尾就是这么隐晦地点了下题。只不过变回原样,还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坦然和乐观,天气变幻带来的自然灾害不是天空的惩罚,就像那个让人半信半疑的老爷爷讲的,天空不过是需要恢复,天气的好坏不该由人判断,虽然晴天确实让人喜悦,但下雨就是坏天气吗?人们怎么看待世界,怎么看待世界的变化,才是真正的希望之源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1423.html |